2020年5月,我市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市直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已经基本落实“集约经营、统筹规划、乡村全通、价格惠民”的总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在城乡客运一体化创建中,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三全”:
(一)全面统筹,系统推进创建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长任组长,发改、交通运输、自然资源、财政、审计等20多个市直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市示范县创建工作。并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和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二是加强规划指引。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科学编制了《吉首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和《吉首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包含车辆收购、线网布局、运力投放、场站建设、运营服务等内容。三是加快工作推进。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多次召开相关部门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会议,客运企业职工会议,部署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并派出专项督查组,对工作开展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全面整合,有序实现公车公营。
创建前,全市共有1个客运企业和多个个体业主从事市内班线客运;创建后,通过市场整合,湘西乾城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为城乡客运一体化运营主体,通过收购整合个体业主,实现“集约经营”目标。从2013年起,经过反复、多轮艰难协商,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的原则,共投入资金911万元,先后收购45台个体农村客运班线车辆(已全部报废);公司自筹3000多万元新购63台新能源车辆、8台燃油车辆,投入城乡客运一体化线路运营。实现了车辆统一调度,驾驶员、管理人员统一考核,工资、福利统一发放,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基本实现“公车公营”。
(三)全域覆盖,不断优化运营服务。
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加大了农村路网和安防设施建设力度,创建以来,完成窄路加宽40多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20多公里、安防工程90公里。场站建设方面,提质改造了乾州汽车总站、汽车北站,建成高铁公交枢纽站,交通驿站2个(寨阳、矮板),乡镇客运站3个,10个首末站,农村客运招呼站140多个,充电桩36个。客运(公交)枢纽站、乡镇客运站(综合运输服务站)等站场不仅具备客运功能,还增加了农村小件快递等物流寄递功能,逐步推广客货邮融合。线网运力方面,共投入运营车辆71辆(新能源公交车63辆,七座燃油车8辆),开通7条城乡主线(城乡公交),29条城乡专线,15条镇村支线,全市150个建制村(社区)已覆盖128个,覆盖率达到85.3%。运营服务方面,发车趟次高于验收标准,根据各线路运营里程、客流情况合理调整发班频次,城乡主线(城乡公交)每天至少确保10趟次(单边),城乡专线每天至少确保6趟次(单边),在节假日、大型活动日、旅游季、学生放假和返校期,灵活调整发车频次。落实价格惠民政策,全面降低客运票价,在原来的票价基础上,至少降低了30%;特殊人群免费乘车,让群众得到实惠。
通过上述举措,建成了衔接顺畅、快捷高效的一体化城乡客运网络,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城乡客运场站网络,便民惠民、保障有力的城乡客运服务体系。
二、创建成效与特色
(一)推动“交通+旅游”融合。
一是场站设施融合。协同城乡客运场站和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在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交通驿站中,增设游客服务、特色产品展示等功能。二是客运线路融合。加强服务景区客流的公共交通运输组织,结合矮寨大桥、德夯苗寨、十八洞、乾州古城等景区,以高铁枢纽、乾州汽车总站等融合场站为依托,开通吉首火车站-德夯景区、吉首火车站-大桥景区-十八洞、吉首高铁东站-德夯景区等多条旅游专线,增强城乡客运线路服务乡村旅游的能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促进吉首全域旅游发展。
(二)推动“交通+邮政”融合。
以客运线网布局为依托,开展推广城乡客运车辆捎带邮件快件业务。同时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不断促进客运转型升级。
(三)推动“交通+产业”融合。
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提升了城乡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了城乡交通联系和城乡融合,促进产业经济一体化发展,拓展乡村振兴渠道,吉首黄金茶、吉首腊肉、边城生态醋、苗家酸萝卜等特色农业产品,搭乘城乡客运车辆进入百姓千万家。同时带动了农业休闲、观光、农家餐饮产业等发展,催生了一批特色网红打卡点、特色种植采摘园。
(四)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
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融合、服务联合,推进道路客运供给侧结构性、资源配置,提升道路客运发展质量、服务效能。通过推动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和安防设施建设,完善农村运输服务站点,构建安全便捷的基础设施网络;通过完善城乡客运线网,降低票价,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水平。通过公司整合、车辆收购,实现公司化、集约化经营,规范农村客运运营服务。通过打造场站融合、线路融合,打造集约共享的融合发展体系,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
(五)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实现乡村全覆盖,解决了山区土家、苗寨群众长期出行难问题。全面降低客运票价,解决了群众出行贵难题,让群众更充分地享受改革红利,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打造“人民交通为人民”的城乡客运一体化体系。吉首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获得高度认可,交通青年报、新湖南、红网、湘西融媒、州官网等近10家媒体发布50余篇报道。其中城乡专线12路车队被湘西州委授予“为民办实事示范点”、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三、创建经验
(一)突出“三个保障”,强化要素投入。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多部门参与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市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并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和联动机制。并把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内容。二是政策保障。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等方式,围绕新车采购、旧车收购、站场建设、优免补贴等方面,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为示范县(市)创建提供政策支撑。三是资金保障。除省补资金外,采用“市政府配套+银行融资+企业自筹”的多元化筹资方式,保障创建资金,截止目前,共投入8000余万元。
(二)突出“三个宣传”,注重思想引导。
一是做好会议宣传。通过会议的方式,层层开展宣传,加强与各线路乡镇街道、村委会及当地村民沟通,努力争取理解和支持;加强与市直各部门的协调,争取各部门支持。二是做好媒体宣传。从创建工作开始,不断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开展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三是做好下乡宣传。积极组织市乡村三级干部、企业进村入户宣传解释。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宣传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惠民政策。
(三)突出“三个深入”,夯实便民举措。
一是规划布局深入实际。深入实地开展调研,充分征求乡镇街道办事处意见,掌握群众出行需求,合理制定客运线路,确保线路开通合理,运营安全,满足群众出行。二是客运资源深入整合。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的原则,对农村客运个体经营户进行深入整合,实行公车公营,城乡客运规范运营。三是便民服务深入人心。客运线路通往深山地区,解决了山区群众长期没车坐的困境,方便了农民进城务工和学生上下学;安装刷卡机,支持微信付费乘车,全面降低票价,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
四、下一步工作
我市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创建工作一年多来,各方面成效较为明显,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为此,后段工作中,将不断完善和改进。
(一)加快推进创建达标。
在个体车辆收购、乡村全通、线路沿线站牌、农村客运招呼站信息完善等方面加快进度,在5月底之前完成创建达标要求。
(二)进一步优化运营线路。
加强运营数据监测,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优化线网布局与运营方案。
(三)进一步加快场站建设。
继续加速推进3个乡镇客运站,10个城乡客运首末站站场内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尽快完成投入使用。
(四)进一步促进融合发展。
推动城乡客运企业、邮政快递企业合作,构建市、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体系,实现设施共建共享;优化客货邮运输组织模式,实现运力互补互用。
(五)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
切实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拓宽创收渠道,督促其进一步加强人员管理、加强运营成本管控,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企业经营效益较大化。